生命关怀

生命关怀—1

〓 生命关怀的层次〓

人生终极目标的关怀

现代人的现实生活中,所要面对的压力很大,挫折很多。对某些人而言,或许是砥砺意志,对某些人而言却是不能承受的重,似乎找不到任何生命可贵的价值,甚至无法掌控生命,也无法尊重生命、关怀生命、珍爱生命。

当灵性(spirituality)以哲学、心里学及宗教用语解释时,就已经开始将其结合于人类自我超越的潜能之中。每一个宗教,其最基本的元素都很相似,那就是「人与神/造物主或人类与圣灵的经验」。因此,自我超越的能力就是超越自我的现状,体验进入智慧、人神关系、经验圣灵、了解圣灵的能力。灵性与宗教共享此成分,但在意义上却有显著的差异:灵性指的是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以及寻求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现象学的关系经验。宗教则是信仰的系统,有不同派别或命名的仪式实物;宗教与灵性最大差异在于组织化的崇拜及仪式。
 
来自拉丁字根spiritus的灵性(spirit),意思就是气息,呼吸(breath)、勇气(courage)、精力(vigor)、灵魂(soul)、生命(life)。在希伯来或希腊文化中,灵性是个人、个人人格动能  力、及遭遇改变时的创造性应对。灵性不仅是生命的赏赐,生机(animation)、自我觉察、还有不同于有形肉体的能量。灵性是人与神在任何层次的经验:比如自我觉察、对他人的同理反应、与神的独特经验等;灵性亦如同心理学中的精神(psyche)(黄天中,1995,244页)。全人关怀中重要的灵性关怀,会因着人生终极目标的关怀,降低死亡的焦虑。

生命意义的探索

世界各主要宗教都藉着死后世界以及死亡所代表意义的描述,以激发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意义治疗大师法兰克(Frank1,1963)认为人生的意义是展现在回应现实生活中随处所预见的状况,并且寻找与实践自己是独一无二者的生活使命,进而藉此让自我经历有其终极意义的生命。马斯洛则认为人是通过自我实现来体验人生的意义,而一个自我成长的人,更能应用其创造力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并同时将自己带进高峰的体验中。生命意义大多是从自己的经验归纳出个体生命中最重要的,或最终极的事项,当作个体生命的意义内涵。

庄子于〈内篇〉所述:「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失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他所阐述的,无非是陈述一个长于生活者,必也长于看待死亡,反之亦然。生与死乃二元对立之观念,生命的意义唯有透过对死亡议题的反思,才能连贯与完整呈现。尼采亦表示,人唯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的境遇(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因此,生命意义观的内涵探讨与自我觉察,重新架构(reframing)个人的生命意义,都必须包含死亡观的议题,才能进一步地彰显生命意义的完整性。生命意义的探索也应涵盖死亡议题,而且生命态度与死亡态度、自尊与死亡态度、自我实现与死亡恐惧以及自尊与死亡恐惧、死亡焦虑等均已发现,有相当的关联性﹙吴秀碧,1999﹚。

身心灵的全人关怀

一个生命态度负责、诚恳踏实的人,他在任何岗位 — 无论家庭、工作场所、游乐休闲时,都会表现出这些特质与态度;同样的,另外不同的生命态度,或许是浪漫、艺术与活动的人,他在任何岗位也一样会表现出这些特质与态度。

对生命或生活的态度,容或每人不同,也没有一定的好与坏,只要在真善美的大前提之下,能促进人类及自我成长的积极、快乐、正向特质都值得我们追求。与这些态度息息相关的习惯或行为,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却是举起一头大象的小老鼠﹙易千秋,2007﹚。

在分析生理的关怀、心理的关怀、及灵性的关怀之外,尚须统整为身心灵的全人关怀才有意义。以下的三个建议,是迈向身心灵全人关怀最高境界之指标;

珍惜生命、活在当下

死亡可能发生在人生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但常被预期为老年的一部分。银发族对死亡的过程、其间的痛苦、害怕远大与死亡的本身。银发族对于死亡的焦虑较一般成年人还低,中年人呈现的是最高的死亡焦虑;已婚且有小孩的妇女也有最高的死亡焦虑,年纪大及受高等教育者则呈现稍低的死亡焦虑。
 
从Erikson的人生发展论,人生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危机与恐惧,都有不同的挑战。就中年人而言,对死亡概念已相当成熟,却有死亡焦虑,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为下一代付出心力,为自己的生命谱上有意义的乐章,也是承担责任最重的阶段。如果能重伴侣与子孙后辈身上获得爱与尊重的快感,就有生产力、创造力、乐于生育抚育孩子、也愿意提携教育别人。如果在成人关系中经验到排斥和仇视,就会有不良的发展行为,如感觉无能、懦弱、对工作感到烦闷与厌恶、对社区事务不感兴趣、产生落落寡欢的情绪。

故处在正常、幸福家庭关系的中年人,必是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在心理与社会的发展,就能克服停滞而发展出生产奉献之美德。在本阶段,如果是病态的恐惧,则需要去看心里医师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协助。正常的死亡恐惧可以透过健康圆满的人际关系;我好你也好的处世态度;对死亡的成熟认知;好的宗教信仰;人生转换过程的适应学习;参与生死文化的公开讨论;及理性准备身后事等途径学习,以降低焦虑。

个体从年轻时,若能察觉肉体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开始思索人生;就可以建立积极正向的人生观,从正视死亡的事实中,探索如何让有限的肉体生命、发挥无限的生命价值与作为,进而建立整全的生命观与生死智慧,就能勇敢、快乐的迎向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 生命死亡临终关怀〓

从透视死亡、珍惜生命

死亡好像乌鸦、不吉祥,人人都想逃避,却不会因逃避而不面临自己或亲友死亡的事实。反而由于逃避,无法从死亡的自然现象中累积经验,克服自己的恐惧与增加相关经验。因此,面对死亡毒鈎,又希望活得健康、快乐,有意义、有尊严;死了要无牵挂、没有遗憾、有尊严,生死教育、生死辅导、生死关怀与生死管理,就是时下有识之士的学习课题。

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平,但是死亡确实如此公平对待每一个生命,当生命形成之时,死亡便如影随形的随时在侧。何时降临、如何降临、也无人能预测或有能力阻止死亡的来临。在死亡的面前,性别、族群、年龄、美貌、地位、财富、权势、声誉等,却是公平的。
 
对肉体生命而言,死亡是不可逆现象。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为了事业与财富,透支健康而不自觉,仗着年轻的本钱,也察觉不出健康地维护与养生的必要;等到年岁渐长或健康亮起红灯,才感叹时不我予。唯有透视死亡者,才能珍惜生命,活在当下。
 
以广义去定义临终、不吝付出关怀

狭义的临终,是指一个人正逐渐的进入死亡的过程(dying)。与安宁疗护、各宗教的不同处理死亡的概念及仪式相连结;几乎所有有关临终关怀的文章,也都脱离不了本范畴,偏重在协助临终者,面对人生最后阶段,认识死亡、接受死亡。并且帮助临终者平静又有尊严的走完这场人生大战。

但以广义去定义临终,可指一个人活着的每一天;因为没有人把握自己的天年是那一天?若能及早觉悟活着的每一天都有可能是自己的临终时,对人、事、物的观感与价值也将有所不同。当一个人从狭义的定义转向广义的定义临终关怀时,就能从平常的生活中,以善意的广结善缘,给予自己生活周遭的需要者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协助他人度过人生的困难时刻来锻练自己。长此以往,不但自己得到清静,且从反观自照中,能彻底消灭本身的罪恶感;从纷乱的心猿意马中见到本体自性的光明;而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就算面临狭义的临终前,甚至是横祸当头,也能泰然处之。

六、及早生涯规划,追求文化的生命,活出有意义的生命

生涯规则是一种生活型态、生命意义的选择;也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手段;更是一个不断探索自我、探索工作、抉择与学习,全心投入工作世界的过程。就个人而言,有了生涯规划,便有了努力、奋斗的目标,不再犹豫彷徨,迷失自我,消极颓废,能使生命有意义,生活有重心,化被动为主动,消极为积极,能积极进取以求自我的成长与实现。故经由生涯规则的过程,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欢自己所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也喜欢自己所过的生活。

生涯规划除了观念之外,也可以运用一些心理测验、表格、体验、讨论…等协助自我了解的方法或工具,帮助自己的心理迈向更成熟;让自己的同理心发展得比较好,会认同「文化生命」比「生物生命」更重要,从而贡献自己的「生物生命」去发展、丰富「文化生命」,视「延续、状大文化生命」为一己「生物生命」的使命。儒家常以「君子」及「小人」来代表心理的成长是否够成熟?「君子」及「小人」在死亡的态度上也如《礼记•檀弓》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孔子的弟子子贡,自觉已尽到了各种人生责任,便将死看作休息,所谓「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因此,追求文化的生命有助于激发人的潜能与生命力。

华人所谓的「三不朽」,就是认为生命透过立德、立功、立言,来传递不朽的精神生命,就可以永恒不灭。基督教所讲的生命的意义就是爱,自己因为爱而出生,活着就要爱别人,也让别人爱自己;比起三不朽还要更容易与实在得多,人也不必因为自己没有三不朽而觉得生命无意义。所以喜憨儿、唐氏症、黏多醣宝宝都有存在的意义。因为他们的父母爱他们,社会上也有很多人爱他们。即使不结婚,我们还是能爱人;爱亲人、爱朋友、爱你身边出现的每一个人;世界因为爱而美好。

生命不在长短,只要活得有意义。只要生命曾经绽放过光芒,这一生就已值得,生、死已无关紧要了。只要能体认生命的意义,活得有意义,生命就接近永恒,不再只是短短的几十年,至于存在的长短,都不会令人觉得遗憾。

人道的全人关怀要从关心弱势者、鼓励丧志者、呵护失落者、及激发生命力四方面著力。
 
關心弱勢者的部分,最要注意基本人权之保障及各项权益之关怀。鼓励丧志者的部分,人道关怀者,对于自己的跌倒,要从跌倒处抓一把泥土重新站起来,以记取教训自勉;对于他人的跌倒,则因扶他一把,协助他再站起来;而不是取笑、奚落。因为唯有爱与超越才是帮助自己或他人走过困难与挑战的拐杖,也是开创亮丽人生的秘方。呵护失落者的部分,从认识失落的分类、瞭解失落感与依附品质有关、进而对失落者的悲伤情绪给予抚慰。激发生命力的部分,能从透视死亡、珍惜生命,广义的定义临终、不吝付出关怀,就能有备无憾、圆满自在,鼓励及早生涯规划,追求文化的生命,就能活出有意义的生命。
 
生命关怀—2

〓 失落时的悲伤抚慰 〓

悲伤抚慰的意义

悲伤辅导、咨询或治疗都需要专业的心理师来执行,但却不是每个失落者都需要的普遍需求。但悲伤情绪之抚慰,则是人人都需要的,其任务有四:

一、 协助失落者接受、承认、与面对失落的事实

要让失落者在知性与情感上,都接受失落的事实,是需要时间的。在知性上,也许比较容易相信所爱的人已过世,但在情感上却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接受这个事实。尤其一些猝死的个案或没有亲眼看见死者尸体的情况下,更不容易在情感上接受这个事实。

因此,殡葬服务过程中的一些外在形式,反而有助于失落者确认死亡事实,比如葬礼过程的录音带、照片、告别式或追思礼拜等的公开哀悼仪式,对失落者情感上的接受,所爱的人已过世的事实,是有帮助的。只是殡葬服务过程中,如何营造肃穆哀伤的氛围,透过一些公开的、有意义的哀悼仪式,却可帮助失落者从完全的哀悼中,接受、承认、与面对失落的事实。

二、协助失落者经验和接受悲伤的痛苦

  失落者面对失落的事实时,如果有亲友或殡葬服务人员,以温柔、细腻的方式,陪伴与协助失落者去经验和接受悲伤的痛苦感受,是殡葬服务的重要过程。Parkes(1996)即指出,如果失落者没有经历这种悲恸的痛苦,纵容失落者逃避或压抑,反而会延长悲伤的痛苦感受;因为失去自己曾经深深依附的对象,而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

三、协助失落者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

经过亲人死亡的重大事件,视家庭、同侪、教育、宗教和生活经验,可能使个人的基本生存价值和哲学信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失落者身旁的亲友或殡葬服务人员,能提供悲伤抚慰的协助,可协助失落者比较有勇气面对现实,下决心做到以前所不习惯的角色,并发展以前所不具备的技能,让自己迈向一个经过再评估的世界,重新出发,展开另一段有意义的人生旅程。

曾焕棠(2005)呼唤殡葬服务应强化后续关怀,让殡葬服务的流程完整,其目的即在于协助失落者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比如协助失落者适应和学习新的生活技巧,担负以前由逝者担任的角色和任务,了解死亡已迫使他们要接受、面对及调整自我概念的挑战。

四、 协助失落者将情绪的能量重新投注在其他关系上

鼓励失落者向逝者告别,将情感的能量从逝者身上放开,转而投注在另一个关系上,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失落者永远无法完全忘怀一位曾与自己有过重要关系的人,也无法完全在心中撤回所曾投注的一切。

如何透过一些組识,鼓励失落者以健康的方式,坦然地重新将情感投注在新的关系中,是再适应的重要过程。悲伤抚慰者不使促使失落者放弃与逝者的关系,而是协助失落者对逝者的重新定位,让失落者了解失落之后可以持续拥有与去世亲人相关的想念和回忆,但同时也要去找一种让自己可以活下去的方式。
 
支持性的互助悲伤抚慰团体可以协助失落者,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可让失落者快乐或转移注意力,重新建立与他人的新关系,并反复的告诉自己,还有别的人值得去爱;对他人的关爱并不意味着对逝者的爱有所减损,而是鼓励失落者多参加活动,保持与社会的互动等。

悲伤抚慰的常用技术

悲伤情绪的抚慰内容可以分为身、心、灵三层次,身体或生理需要的人数最多,绝大多数的失落者经由恰当的悲伤抚慰,都可以有效的纾解悲伤情绪,经过时间,而达到自然的疗愈。但有一些失落者还需要增加一些心理方面的抚慰才能恢复健康。只有少数的失落者需要更深层的灵性抚慰才能完全恢复健康。心理方面或灵性方面的咨商或治疗,需要比较专业的心理咨商或治疗技术,可以经由转介,请专业的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精神科医师、神职工作人员等予以更恰当的协助。

一般人对于悲伤情绪的表达方式并没有一定的方式,有的人采用直接表达的方式,也有的人采用修正过的表达方式,还有的人采用间接的表达方式,甚至还有的人才用沮丧的形式,只有少数的人采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失落事件发生后,悲伤抚慰的工作目标可以与失落者的接收事实阶段、情绪发泄阶段、生活调式阶段、及感情转移阶段相结合。各阶段的悲伤抚慰重点不同,也可采用不同的协助策略与技术。

从长期观察与个人实际经验的体悟中,发现最普遍有效的常用抚慰技术,可归纳为「陪伴」与「安慰」两种技术,与「转介」的手段,分述于下:

一、 「陪伴」的技术

陪伴需要有耐心及心理准备的长期守候,花时间在失落者的身上。尤其失落者所面临的,是来自终极的失落带来的改变,会带来许多混乱,没有人可以迅速整顿那样的混乱,都需要时间去调适、检讨、改变和询问:「假如…,会怎样?」的问题。

教育过程中,耳熟能详的警语是「身教重于言教」;悲伤抚慰同样强调陪伴者的亲身示范重于喋喋不休、言不由衷的华丽词藻。真心、诚恳的陪伴、相伴同行重于急欲推销、争取的生意。因为任何人在生涯变调、生命中的意外发生、丧亲初期,若有足够的被抚慰经验,将有助于失落者自我疗伤能力的激发,利于失落者转换内在的自愈能量。
任何人的生命过程,都有抚慰别人的机会或被抚慰的需求,是互惠双赢的人际关系。当我们生活的周遭,由提供抚慰他人的机会时,扮演陪伴角色时,最重要的是先要提供身教楷模,示范安定,表达关怀与训练自己成为有「反省的心」、「开放的心」、「清明的心」、「平衡的心」,及「活泼的心」的「五心上将」。由于典范的提供,可以让失落者有观摩学习的机会;相对的,提供抚慰的陪伴者,藉由陪伴实务,则可训练自己的慈悲心,保持不断的成长,历练接纳、尊重、倾听等必要的技巧。

「陪伴」不是接过对方的痛,背在自己身上,而是伸出自己的手,让失落者的家属知道:有人同行(李开敏,1999)。陪伴的过程中,让失落者诉说、回忆、分享,即使勾起伤心,如此的面对悲伤,仍是绝对的必要。让失落者的悲伤可以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是重要的目的。因此,失落者身边的亲友或殡葬服务人员的能够接纳、尊重、倾听,就是「陪伴」技术中,最基本的支持技巧。

〈一〉 接纳的技巧

接纳并不等同于接受,因此在「陪伴」失落者的时候,可能失落者的社会背景、价值观、教育程度、行为举止、想法、反应…等,都与自己或一般人不同,甚至还对提供抚慰的陪伴者不领情、怀疑…等,仍要不以为意的、真诚的接纳失落者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
悲伤抚慰者能清楚看见,也了解失落者的情况与问题,虽然未必能接受失落者的想法,但仍能真诚的接纳失落者就是这么样一个人,有优点、有缺点、有些行为蛮正常的、有些行为就有些异于常轨的这个人。

接纳的技巧的学习,陪伴者只要了解,慢慢的体会我们的家庭成员、同事或邻居,它们都有能力在悲伤以后、自己复原,但在过程中,都需要「共鸣箱」、「垃圾桶」,不厌其烦地供其反复使用就够了。

〈二〉 尊重的技巧

被尊重的感觉是促使失落者自我疗愈及改变的开始,悲伤抚慰者宜针对失落者对殡葬过程、形式、丧礼或告别式等的选择「权利」,予以尊重与协助完成。

丧礼对逝者家属的悲伤情绪具有心灵的抚慰作用,失落者主动或被动的为逝者做一些事的掌控感,是丧礼的重要意义。丧礼可将逝者与家族、社会的关系连结,并让逝者家属的悲伤情绪,在社会认同的情境,连结所有为同一悲伤事件的哀伤者在一起释放悲伤,在礼仪中尽情释放。让失落者的悲伤情绪获得彼此的支持与哀悼的机会,是协助失落者与逝者作为分离的重要过程。

有助于失落者减轻思念、不舍、罪恶感的方式很多,如宗教仪式、布施植福、念经回向等,都能让遗族有机会透过某些方式,实际地纪念逝者,或为他们尽一点心力;民间的折纸钱、纸莲花、烧衣物等习俗,也都提供了具体的哀悼方式,使参与过程之亲友,在结伴度过的历程中,身心都获得支持性的抚慰经验。

西方的追悼∕追思会还可以是欢喜的,主题常是「庆祝某某人的一生」﹙celebrate someone’s  life﹚,有歌有回忆、有笑有泪。一年多前﹙2006∕03∕08﹚,资深艺人金滔的告别式在台湾市第二殡仪馆举行,他儿子尊重父亲不拘小节、非黑即白的个性,不愿受传统束缚。因此,在他人生的最后一程,除了黑白两色布置的灵堂前放满香烟和槟榔,再摆上58度高粱酒,遵照父亲曾说过的,走前盼再跟朋友喝两杯,因此准备了印制有金滔第一部电影「情深比酒浓」字样的小酒杯,请父亲老友举杯相送,希望让金滔与老友举杯饯别后,一路走好。灵堂内也不挂遗照,唯一一幅挽联用黑幔反白字,写着「侠骨柔情」及「潇洒走一回,风采留人间」。随后播放金滔从影时期的影片剪辑。告别式就在「侠客」乐声中,金滔生前的演艺圈及黑白两道老友以高粱酒相送,豪迈潇洒一如金滔作风中进行。

〈三〉 倾听的技巧

    倾听不是保持沉默,而是仔细听失落者说了什么、没说什么,并了解真正的含义是什么。真正的倾听,其先决条件是「专注」,以生理的专注与心理的专注为要件;用我们的眼、耳和心去听对方的声音,同时不急着立刻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通常我们会急于分享自己的故事,或询问对方问题,以为这样就是倾听该有的态度;其实不然,我们必须把自己的「内在对话」暂抛一边。

每人生命中都有料想不到的危机及灾难,更没有人愿意自找苦头。有的人会在意料中或意料外的遭遇发生时,感受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而觉得万念俱灰;有的人则可以通过种种生命的淬炼、愈挫愈勇。尤其在丧亲的初期,如有亲友、殡葬服务业者,能提供失落者足够的抚慰,让失落者感觉安全、受尊重、不孤单、被接纳,就能直接提高失落者面对生命危机或难题的处理能量,间接达到和谐社会的目标,无形中为社会的安全与安定走出极大的贡献。
 
对于失落者强烈的情绪表达,陪伴者毋须制止、建议、说教,因为任何人遭此失落,也都会有难以承受的悲痛、愤恨;此时陪伴者的接纳、尊重、给予空间,是很重要的。

不论身处任何状况,对自己不知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我们想帮助的人知道我们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得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知道,你不急着「现在」和他交谈。你或许可以选择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感觉和想法。

二、「安慰」的技术

对许多人而言,目击别人的伤痛与不安,是件很痛苦的事,我们常想快速解决它,或是采取某些行动,设法提供立即的解脱。有些人则为了避免说错话,宁愿选择什么都不说,而错失表达关心的时机。安慰的艺术即在于「在适当的时机,说适当的话」,以及「不在一时冲动下,说出不该说的话」。

〈一〉 无言的安慰

无言的安慰技巧指非语言的安慰表达,很多时候,非语言的安慰效果优于言语的安慰效果;尤其言不由衷的言语不但容易被发现,还会造成反面的效果。非语言的安慰表达包括手势、姿态、语气、声调、脸部表情、举止动作……等,都可透露出更多、语言未表达出来的讯息。

当失落者啜泣或掉泪时,通常我们会对自己的无力而感到坐力不安。一般人最自然的反应,即是希望对方停止哭泣,并跟他说:「别哭了,事情一定会安然解决的!」其实这并不是最适当的反应。当朋友、家人陷于情绪或身体的痛苦之中时,支援他们的最基本方法是:允许对方哭泣。哭泣是人体尝试将情绪毒素排出体外的一种方式,掉泪则是疗伤的一种过程。所以,别急着拿面纸给对方,只要让失落者知道有人支持他的心意即可。

帮助失落者度过艰难岁月,不等同于将失落者从痛苦的处境中「拯救」出来,只要当朋友即可,不要当英雄。失落者有权利和责任,去承受他们自己行为的后果或困境。我们应该认同失落者的痛苦,让失落者去感觉痛苦,也不试着快速驱散痛苦。我们只有尝试着提供,让失落者越过「恐惧之河」的桥梁。

〈二〉 言语的安慰

箴言第25章11节:「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金苹果在银网子里是何等美丽的画面,它影射能说一句合宜的话,其价值与结局就如同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的美好、赏心悦目。因此,如何以话语,适切的表达,不但能抚慰人心、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还能造就人,这又是何等的有意义。难怪俗话说:「一言兴邦、一言废邦」,真不可轻忽言语的力量。

面对面安慰别人的诚意,和我们的内心真正的状态,有很大的关联。若安慰着对失落者的遭遇感同身受,安慰者不仅分担对方的痛苦,也需要忍受自己内心的煎熬。不论面临的处境如何,善意的现身与安危,即是给予对方的一项礼物。比如说:「××人的死亡一定让你很难过!」「××人的死亡是不是让你觉得,生活的担子,一下子都落在你身上了?」「如果当时真的用气切或是心肺复苏术去救,可能的后果是什么?」「你现在的心里一定很彷徨,是不是?」「如果家人有错,会是什么错呢?」等「现实感」或「共鸣性了解」的表达来引导失落者,是很恰当的言语安慰。

失落者身边的亲友或殡葬服务人员也可以尝试用「易位法」问家属;「今天若走的是你,你会怪家人吗?」「你的家人在天堂如果看到你如此悲伤,如此不原谅自己,他会怎么想?」「如果××人地下有知,看到你如此悲伤,他一定更难过!」等言语安慰技巧,帮助失落者能转换角度,站在逝者立场,帮助自己抽身看到自己的沉溺,或许会愿意为逝者放下心头重担,好好地照顾自己,不再刻苛责自己。

总之,最好的安慰,就是不要对他们下判断,不要心想他们正在受苦、需要接受帮助。安慰是指:给予他们空间、时间去做自己、并认同自己的感觉。抚慰者不需要透过「同意或反对」失落者的选择或处理困境的方法,来表达关心。

故悲伤抚慰时,宜以感同身受的同理心为基础,用共鸣性了解的表达,让失落者觉得被了解就够了。因为失落者是很敏感的,他会察觉到我们内心的波动—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和感觉。尽管失落者无法确知我们的想法,但通常可以察觉到我们是否惊慌?有没有对他们下判断?或是为他们感到难过?

〈三〉 经由媒介的代言安慰

悲伤抚慰者也可以运用童绘本、散文、小说、音乐、影片、动画、物品或其他活动,做为悲伤抚慰的媒介来代言,一样会有安慰的效果。

陪伴者也可以应用创做发挥,当做疗伤的媒介,因为创作在伤恸时的抚慰效果很好,比如写天堂家书、写日记、听音乐、朗读诗文、绘画、作手工艺、舞蹈、戏剧等,都有洗涤与净化心灵的作用。「安妮的日记」、「周大观的诗」以及921之后的音乐会、雕刻等,都可见到人类透过艺术文化的创作,让苦难昇化的本能。

悲伤抚慰者可以运用绘画的技巧,引导失落者想象与画出与死者的对谈,以协助失落者尽兴的表达,与失落相关的想法及感觉,包含悔恨和失望等负面情绪。或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协助失落者表达未完成的情感与思想,重新建构新的适应行为与关系也很好,都有助于失落者表达对逝者的感觉与经验,尤其适用于难以言传的感受。

运用一些仪式或活动,比如鼓励失落者,将与逝者间未完成的事件写于纸上,放入气球中,并将该气球升上天空,以象征该事件的完成,很适合失落者自选的墓地或失落发生地等特殊地点进行。又如鼓励失落者用美劳用品自制一份象征性的礼物,与殡葬服务过程结束时,由陪伴者引导想象与逝者对话,告知逝者赠送该礼物的理由,并对于曾经拥有但目前已结束的关系进行告别,再将礼物烧给逝者,以象征对逝者的祝福;都有悲伤抚慰的疗伤效果。还有更多有关丧礼或告别前后设计的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因应不同的失落者,处理其内心深处与逝者的依附关系。

三、「转介」的手段

为完成上述悲伤抚慰之目标,一些必要的基本硬体配备与相关配套措施也不能忽略。由于大多数的失落者只需要悲伤情绪的抚慰,属于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层次,服务的重点在协助哀悼,与恰当的悲伤抚慰,都可以有效的导引悲伤情绪,经过时间,达到自然的疗愈,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

但有一些失落者还需要增加一些心理方面的抚慰,属于悲伤情绪的心理咨商层次,将服务的重点置于引发正常的悲伤,处理有困难的哀悼,才能恢复健康。还有极少数的失落者需要更深层的灵性抚慰,属于悲伤情绪的心理治疗层次,服务的重点在于解决病态的悲伤才能恢复健康。

心理与灵性方面的咨商或治疗,都需要比较专业的心理咨商或治疗技术,就需要经由转介,请专业的心理师、临床心理师、精神科医师等,予以更恰当的协助。所需要的心理咨商或治疗的专业服务,企业或机构要有配合的医院或医师,透过签定接受转介的合约,让相关的单位成为殡葬专业服务体系的一部分。

结  论

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一直是困惑人类的永恒问题。「死」和「生」是一体两面,相互制约,系人类亘古长存、不可逃避的人生课题。悲伤抚慰就是有效的自助助人策略,可以提供适时与适当的协助,协助自己或当事人,顺利渡过人生最难熬的日子。广义的临终即使人活着每一天,若把每一天都视为临终,反而更能珍惜生命、也因为时时有准备而减少遗憾。情绪的管理是全程与多元发展的生命中最需学习的生命功课。